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警惕淋巴癌

发布时间:2022-07-17 17:58:11.0 作者:管理员 浏览量:172 字号:【大】 【小】 手机上看新闻

扫一扫,你会了解更多

  记者 陈星星 通讯员 张鹤涛

  以往,淋巴癌并未引起人们太多关注。然而近年来“淋巴癌”却频频出现在新闻里。从著名央视播音员罗京,到出演过《情深深雨蒙蒙》的演员李钰先后被淋巴癌夺去了年轻的生命,再到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网络名人李开复不幸罹患淋巴癌,这个看似并不常见的恶性肿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。由于发病率较高,普宁市人民医院内九科每年都要收治几十例淋巴瘤患者。对于淋巴癌,在平日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去预防,怎样才能及早发现?记者就此采访了普宁市人民医院内九科(血液、肿瘤、风湿、免疫、疼痛内科)杨淀洪医生。

  长时间对着电脑或是患病原因

  大家常说的淋巴癌是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,近10年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。据杨淀洪医生介绍,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(HL)和非霍奇金淋巴瘤(NHL) 两大类,中国患者以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多发,占淋巴瘤的80%以上。
 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淋巴癌发病人数以每年5%的速度上升,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化。杨淀洪告诉记者,引起淋巴瘤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,可能与一些病毒如EB病毒感染、生活环境污染的加重、有机溶剂染料过多接触、长时间处于电子辐射环境等因素有关。杨淀洪医生表示,长时间面对着电脑敲打程序,长期处于高电子辐射环境中,都很有可能因此而诱发淋巴瘤。

  发病率高,但比白血病好治

  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二,每年新增患者约2.5万人 .由于人的身体,除了毛发 、眼角膜和指甲等都有淋巴系统,因此淋巴瘤发病是全身性的。
  杨淀洪表示,虽然淋巴瘤的发病率高,也有不少明星因淋巴瘤去世,但并不代表它无药可救。相反,在所有恶性肿瘤中,淋巴瘤治愈有很大希望,有效率能达到50%至60%,比白血病有效率要高。
  当然,淋巴瘤好不好治还要看每个人淋巴瘤的类型,有的淋巴瘤进展很慢,患者能带瘤生活很长时间,但是有的成因比较复杂,有致命性,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。

  了解病因有利辅助治疗及做好预防

  据介绍,淋巴瘤发病早期具有隐匿性,不容易在早期被发现,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疗难度。为此,患者应该对淋巴瘤的发病原因有足够的认识,以便于辅助治疗和在生活中积极预防。
  已经得到医学界公认的淋巴瘤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、免疫缺陷和理化因素等,其中,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诱发淋巴瘤的主要病因。记者采访获悉,在淋巴癌患者肿瘤组织中,电镜下可找到病毒颗粒。据观察认为病毒可能引起淋巴组织发生变化,使患者易感或因免疫功能暂时低下引起淋巴瘤的病因。
  实验证明,患有淋巴瘤的患者(尤其是霍奇金病患者)大多都有严重的免疫缺陷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与干燥综合征伴发淋巴肿瘤几率明显升高。当然,免疫缺陷患者;某些物理、化学损伤;某些化学药物,如免疫抑制剂、抗癫痫药、皮质激素等长期应用,均可导致淋巴瘤的病因,最终出现淋巴肿瘤。

  淋巴结肿大不疼不痒 容易耽误治疗时机

  生活中,很多人就医的直接原因都是疼痛,而对于那些不痛不痒,尤其是不影响正常生活的症状大多不会理睬。而淋巴结肿大作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,往往因不痛不痒而不为人们重视。
  据介绍,临床上,许多淋巴瘤患者起初的症状并不明显,仅是发现颈部有蚕豆大小的肿大淋巴结,不痛不痒就不做处理。随着病情进展,淋巴肿大不断增多增大,才到医院就诊。等到确诊为淋巴瘤,已属于晚期,丧失了最好的治疗机会。杨淀洪医生提醒,对于淋巴瘤患者来说,疼是好现象,肿大的淋巴结如果疼,则可能为淋巴炎,如果不疼不痒,则要格外注意,及早就医,排除淋巴瘤。
  杨淀洪医生表示,如果能够做到定期自查,提前发现,则会给治疗带来很多有利因素。平日可以触摸身体表层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,尤其注意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部位的肿块,一般直径超过1厘米的肿块具有临床检查意义。    (转载《揭阳日报》2014年12月22日第12版)